张大爷今年62岁,身体一向硬朗。三个月前,他嘴角反复起泡,喉咙也总像卡了东西,咽口水都隐隐作痛。他以为是“上火”或感冒,自己泡了凉茶喝。直到吞咽米饭都变得困难,才在儿女催促下去医院检查。胃镜结果犹如晴天霹雳——食道中段鳞状细胞癌,已到中期!主治医生痛心地说:“其实您早期的口腔疱疹和咽喉异物感就是报警信号,如果当时重视,结局会完全不同!”
这不是个例! 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国,尤其50岁以上人群风险激增。令人揪心的是,超过60%的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,生存率大幅下降。早期食道癌症状隐匿,极易被当成小毛病忽视:
* 嘴角/口腔反复疱疹、溃疡: 并非单纯“上火”,可能是免疫力下降或局部刺激的信号。
* 持续或反复的嗓子疼、异物感:感觉有东西卡在喉咙,吞咽时更明显。
* 轻微的吞咽不适: 尤其在吃干硬食物时,感觉食物下行缓慢或有阻挡感。
展开剩余70%* 不明原因的胸骨后隐痛或烧灼感。
为什么早期发现如此关键?
早期食道癌(病变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)经规范治疗,5年生存率可达80%-90%以上,甚至可能治愈。而一旦突破黏膜下层进入中晚期,生存率则断崖式下跌。胃镜(特别是高清内镜)是筛查和确诊的“金标准”,50岁以上尤其有吸烟饮酒史、喜烫食、家族史者,定期的胃镜检查至关重要。
除了警惕症状和及时检查,我们能主动筑起防线吗?
答案是肯定的!强大的免疫力是抵御癌变的关键屏障。在众多营养卫士中,锌和硒这对“黄金搭档”的作用尤为突出:
1. 锌:免疫细胞的“指挥官”锌直接参与免疫细胞的发育与功能,缺锌会导致免疫大军“战力”锐减。适当补充有助于维持强大的免疫监视能力。
2. 硒:抗氧化与防癌的“明星”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,构成强效抗氧化酶(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),能清除致癌自由基,保护细胞DNA免受损伤。大量流行病学研究(如发表在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》上的研究)表明,适量补硒与降低多种癌症(包括食道癌)风险相关。
中老年人如何科学补充锌硒?
* 食补优先:牡蛎、瘦肉、坚果富含锌;海产品(鱼虾)、动物内脏、蛋类富含硒。
* 关注吸收效率: 中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弱,或食物来源受限时,可考虑品质可靠的补充剂。选择高生物利用度的形式(如生物纳米硒)尤为重要,它能大幅提升硒元素的吸收利用率,以更小剂量达到更佳效果。同时,选择用生物纳米硒作为硒源的富硒农产品(如富硒大米),也是安全有效的日常补硒途径。
张大爷的经历给我们敲响警钟:50岁后,身体的任何“小信号”都值得认真对待!别让嘴角的泡、嗓子的疼,成为大病的序曲。提高防癌意识,重视早期筛查(尤其是胃镜),同时为免疫系统提供充足“粮草”——均衡营养,特别关注锌、硒等关键微量元素的科学补充,选择高效吸收的方式,就是为自己构筑最坚实的健康长城。
> 健康无小事,细微之处藏玄机
> 一次胃镜筛查可能改写生命轨迹
> 一口富硒米饭也能为健康添砖加瓦
> 别因疏忽让生命留下遗憾
> 别让迟疑错过最佳时机——
发布于:辽宁省启远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